我院功能神经外科主任杨忠旭博士再次成功完成一例难治性癫痫手术

2017-06-14 来源: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2017年6月初的一天下午,天气晴朗。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3楼A病区,二十八岁的重庆小伙子肖然(化名)表情平静地在病床上坐着休息,一边坐着他的家人。“患者呈清醒状态,无癫痫发作,无发热。”查房记录表明,这个难治性癫痫的小伙子在术后一直恢复良好,家人也长舒了一口气。这是他接受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杨忠旭博士的“右侧颞叶癫痫病灶切除术”之后平安度过的又一天。

  自行停药后癫痫复发,小伙再次求医“蓝十字”

  癫痫,是一组有不同病因所引起的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且常具自限性的异常放电所导致,以发作性、短暂性、重复性及通常为刻板性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综合征。尽管目前多数癫痫患者的癫痫发作经药物治疗可得到控制,但有一部分患者对抗癫痫药物治疗反应差,癫痫发作难以控制,称为难治性癫痫(intractable epilepsy),也称顽固性癫痫。难治性癫痫约占癫痫患者的20%~30%。

  和很多难治性癫痫患者及家属一样,肖然和他的家人也有长期和癫痫这个恶魔作战的艰难经历。生活有时就是如此残酷,肖然在20岁时,癫痫有如不请自来的魔鬼一样袭击了他,在无明显诱因下首次发作。辗转求医后,治疗都不见效。他曾在前几年慕名到“蓝十字”神经内科接受过药物治疗,当时诊断为癫痫(全面强直阵挛发作)。经过药物治疗一段时间以后,原有的诸如意识丧失、摔倒在地、两眼上翻、口吐白沫、四肢强直抽搐等症状消失,效果比较理想。

  2016年,患者自行停药了,今年3月癫痫开始复发,表现意识丧失、呼之不应、不自主游走。由于之前在“蓝十字”治疗有效,5月下旬,肖然和家人又不远万里,从重庆来到了“蓝十字”,在门诊被诊断为“难治性癫痫”。在这之前,功能神经外科主任杨忠旭博士已经带领团队成功完成了多例难治性癫痫手术,帮助很多患者和家属减轻了病情的折磨,提高了生活质量。于是,肖然的家人和患者本人都希望得到进一步的治疗,减轻自身和家庭的痛苦。

  

  患者术前磁共振影像显示可见:额叶脑回异常信号

  

  患者术前脑电显示:异常视频脑电图(右侧额极、额、颞区局限尖慢波)

  杨忠旭博士:难治性癫痫手术治疗领域佼佼者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杨忠旭博士曾长期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工作,在癫痫手术领域有很高知名度。他是国内较早和长期从事手术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数量较多和效果较好的专家之一,参与创建了中国规范化的癫痫外科专业,是中国规范化癫痫外科的创始人之一,开颅治疗顽固性癫痫数千余例。行医期间,杨忠旭博士获得“王忠诚医学奖”、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癫痫项目负责人,承担多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和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等。杨忠旭博士还一直致力于规范化的癫痫外科技术在全国的推广,2008年组建了天津市癫痫外科治疗中心,填补了天津市癫痫外科领域的大量空白。

  

  手术中的杨忠旭博士

  在临床上,杨忠旭博士采用微创手术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脑瘫、三叉神经痛、面肌抽搐等功能神经外科疾病。首创Sandwich修复重建技术,在神经功能障碍病人的修复和功能重建领域上取得了重大进展。2009年,他完成了患癫痫长达34年的极其复杂的顽固性癫痫的手术治疗,病人得到彻底治疗,该病例是迄今为止我国通过开颅手术成功治疗的、患病时间最长的癫痫病人。2013年,再破纪录,完成病程达55年复杂顽固性癫痫的开颅手术,癫痫发作得到控制。

  专家会诊确定治疗方案,杨忠旭博士亲自主刀

  目前,外科手术已成为难治性癫痫的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然而,并非所有的难治性癫痫患者都适合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有其严格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在肖然和家属提出进一步治疗想法以后,杨忠旭博士组织了与“蓝十字”功能神经外科刘伟钦等多位专家的会诊。

  

  与脑电监测崔丽华主任等研究患者病情

  杨忠旭博士分析,患者癫痫病史8年有余,多处就诊服药没有明显疗效,且有加重的趋势,系难治性癫痫,病情诊断明确,手术指征明确,没有禁忌症,可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最终,他同意为肖然行“右侧颞叶癫痫病灶切除术”。一切准备就绪后,当天肖然的手术进行得很顺利。因为恢复良好,目前患者已经出院在即。

  

  术后一周复查磁共振图像显示:致痫病灶完全切除

  

  患者术后一周复查脑电显示:右侧颞区少许小尖波同步单发,偶见左侧颞区尖慢波与右侧不同步发放

  杨忠旭博士的诸多案例证明,“难治性癫痫”并不是想象中那样难治。有了家属和患者对“蓝十字”医疗团队的信任,有了“蓝十字”功能神经外科杨忠旭博士和其他专家的坚实保障,会有更多像肖然这样的难治性癫痫患者从此拥有更好的生活!

此文章仅作为临床学术研究、学术交流使用!

上一篇:生长性颅骨骨折继发癫痫手术案例

下一篇:松果体肿瘤患者重生侧记 :“ 杏林春暖、大医精诚”,生死之际有幸遇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