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即“世界糖尿病日”,为了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人们对糖尿病的警醒与觉悟,自1991年开始,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每年的11月14日设为“世界糖尿病日”。2007年起,“世界糖尿病日”正式更名为“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宣传口号是“了解风险,了解应对。”
我国糖尿病高发的可能影响因素
当前,全球有5.37亿人患有糖尿病,预计到2045年这一数字将增加至7.84亿。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显示自1980年以来,我国居民的糖尿病发病率在持续增加。截至2021年我国有超1.4亿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病人数居世界之首,当前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约为12%,然而现状却是“超半数患者,尚不知情”,并且防治率及控制率均不足50%。
1、城市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比63.89%,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21个百分点。城市化导致人们生活方式改变,体力活动明显减少,生活节奏的加快也使得人们长期处于应激环境,这都与糖尿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2、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加速是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持续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指出,2012年我国在50-59岁、60-69岁和70岁及以上的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分别是14.6%、18.9%和20.5%,老年人群糖尿病患病率是20-30岁年龄段患病率的5-7倍。
3、超重肥胖患病率增加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显示,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比2002年上升了7.3和4.8个百分点,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9.6%,肥胖率为6.4%,比2002年上升了5.1和4.3个百分点。
4、中国人2型糖尿病的遗传易感性
2型糖尿病的遗传易感性存在种族差异。与高加索人相比,在调整性别、年龄和BMI(身体质量指数)后,亚裔人群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增加60%。
糖尿病的类型以及表现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内科专家任国光表示糖尿病是指胰岛产生不了足够的胰岛素,或无法有效利用胰岛素而导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人数约占糖尿病总数的90%。典型的糖尿病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明显减轻。但有50%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或仅有部分并发症症状,比如出现皮肤瘙痒、反复泌尿系感染、伤口不容易愈合等情况,发病隐匿,应尽早检测血糖。
糖尿病导致的并发症
如果说糖尿病是“温柔而甜蜜”的杀手。糖尿病并发症则是最具杀伤力的武器。一旦发生并发症,特别是各种慢性并发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将大大下降,严重的还可能威胁生命。糖尿病的并发症主要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
急性并发症:主要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和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
慢性并发症:主要包括大血管并发症和微血管并发症。
● 大血管并发症包括脑血管病变、心脏病变、下肢血管病变即糖尿病足;
● 微血管并发症包括眼部并发症,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外周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阳痿、神经源性膀胱等等。
建议2型糖尿病患者半年检查1次糖化血红蛋白,每年检查1次肝肾功能、血脂、超声、心电图、动态血压、眼底、神经病变和尿液。
了解风险,了解应对
2型糖尿病占比所有糖尿病90%以上,可能在患者身体不出现明显症状的情况下悄然发展。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和治疗,糖尿病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某些因素增加人们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了解风险,了解应对可以延缓或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以下因素可能会增加糖尿病风险:
1、家族史
如果父母或兄弟姐妹患有糖尿病,那么自身患病风险会增加。
2、体重
超重或肥胖会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3、年龄
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特别是在45岁之后。女性患糖尿病的风险也略高于男性。
4、种族
某些族群更容易患上糖尿病,包括非洲黑人、非洲加勒比人和南亚人。
5、缺乏运动
体育活动不足可能导致体重增加和胰岛素抵抗。
6、妊娠糖尿病
怀孕期间曾患有糖尿病的女性患病风险增加。
糖尿病的应对方法:
在许多情况下,健康的饮食习惯和定期的体育活动可以帮助降低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1、健康饮食
控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选择全谷物、瘦肉以及大量水果和蔬菜。限制糖分和饱和脂肪(如奶油、奶酪、黄油)的摄入。
2、适量运动
减少久坐时间,增加运动时间。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等)。
3、控制体重
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超重和肥胖。
4、定期体检
定期检测血糖水平,及早发现糖尿病。请留意可能的糖尿病症状,如过度口渴、频繁排尿、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伤口愈合缓慢、视力模糊和缺乏精力。如果有这些症状或属于高风险人群,请咨询医学专业人士。
5、药物治疗
在生活方式干预的情况下,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的选择,根据医嘱选择口服的降血糖药物,以及注射类的降血糖药物。
6、管理压力
学会应对压力,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
任国光主任特别提醒: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糖尿病前期人群建议每半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对于糖尿病要有正确的认知,不要过度焦虑,坚持“早发现、早治疗”原则,及早干预,平稳控制病情,延缓并发症,糖尿病患者一样可以享受健康生活。
版权声明:部分图片源自摄图网,如有版权纠纷,请及时联系医院。一经查实,将立即删除。
(文章来源:国际糖尿病联盟、中华糖尿病杂志、央视新闻、丁香园、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