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又称食道癌,是指食管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在我国,食管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癌症,严重威胁居民身体健康。根据国家卫健委今年6月发布的食管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2024年版),2022年我国食管癌新发22.40万例,死亡18.75万例,分别占全部恶性肿瘤的4.64%和7.28%。
生滚、现烤、现炸、现泡……趁热吃趁热喝,很多人认为只有这种方法才能“尊重”食材的至臻美味。殊不知,此举也给食管癌制造了“可乘之机”。
《湖南日报》2024年8月2日报道,68岁的刘大伯(化名)从年轻的时候开始就有喝茶习惯,如今依然每天都要喝点茶。可近段时间,刘大伯总感觉喉咙里有东西卡着,吐不出来也咽不下去,本来以为是咽炎,可买了药服用却不见好转。直到后来连喝水都变得困难,他才在老伴儿的陪同下到了医院检查,结果被确诊食管癌晚期!经过详细问诊后,医生认为刘大伯的食管癌与长期喝热茶有关——长期喝烫茶导致食管黏膜受损,被食管癌盯上了。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筹)】肿瘤科(放疗)主任王晓东介绍,食管癌主要危险因素包括特定的饮食习惯、不良生活方式、相关病史及遗传因素等。“趁热吃喝”这种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饮食习惯,就存在增加罹患食管癌的风险。
▲ “趁热吃喝”存在罹患食管癌风险
《柳叶刀肿瘤学》相关研究指出,长期喝65℃及以上的饮料,可能会增加人体罹患食管癌的风险。该项研究表明,当人们喝热饮或吃热的食物时,65℃高温可对消化道造成慢性损伤,引发食管黏膜炎症,促进活性氮生成,进而合成亚硝胺。亚硝胺则是已知的强致癌物,世卫组织(WHO)早先已将高于65℃的热饮列为2A级致癌物(很可能致癌)。
▲ 《柳叶刀》官网截图
王晓东主任介绍,罹患食管癌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吞咽梗阻,感觉食道有哽噎感、异物感,且随病程迁延呈进行性加重。最新发布的食管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2024年版)明确了该疾病的高风险人群。
年龄≥45岁,且符合以下任意一项者:
(一)居住于食管癌高发地区(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界定,以2000年中国人口结构为标准的年龄标化发病率>15/10万)。
(二)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等一级亲属中有食管癌病史。
(三)热烫饮食、高盐饮食、腌制食品、吸烟、重度饮酒等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四)患有慢性食管炎、巴雷特(Barrett)食管、食管憩室、贲门失弛缓症、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良性狭窄等疾病。
(五)有食管的癌前病变诊疗史。
王晓东主任指出,食管癌应尽早诊断,尽早治疗。如早期发现、早期治疗,5年生存率可显著提高。根据食管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建议所有癌前病变和食管癌患者及早接受规范化治疗。
病理学是诊断食管癌的金标准,需行内镜下活检。临床分期诊断应包括(颈)胸/腹(盆)部增强CT,依据医疗条件可选择超声检查、超声内镜(EUS)、MRI及PET-CT等影像学评估方法。
▲ 食管癌应采取手术、放化疗等个体化综合治疗
王主任表示,食管癌的治疗应采取个体化综合治疗的原则,根据患者的身体状态、肿瘤的病理类型、侵犯范围(分期),有计划地应用多种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抗肿瘤药物、放疗等手段,并合理安排各治疗手段以及计划。即便是对于无法手术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通过放化疗综合治疗,亦可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小贴士:这些人群建议定期筛查
(一)筛查对象
食管癌高风险人群,无上消化道癌病史,年龄一般在45~74岁之间,无内镜检查禁忌证,能配合内镜检查。
(二)筛查方法
食管癌筛查推荐内镜学检查,可根据当地医疗条件,选择但不限于如下方法:普通白光内镜、色素内镜,对于发现的可疑病灶可采用特殊内镜技术(窄带成像技术结合放大内镜、蓝激光成像放大内镜、激光共聚焦显微内镜、荧光内镜等)检查并进行活检。
不能耐受常规内镜检查者可进行麻醉/镇静内镜或经鼻超细内镜检查。
(三)筛查频率
食管癌高风险人群原则上每5年进行1次内镜检查,有下列病变者建议缩短筛查间隔:
1)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者每1~3年进行1次内镜检查。
2)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合并内镜下高危因素或病变长径>1cm者每年接受1次内镜检查,持续5年。
3)Barrett食管患者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每6~12个月进行1次内镜检查;Barrett食管患者无异型增生,每3~5年进行1次内镜检查。
版权声明:部分图片源自摄图网,如有版权纠纷,请及时联系医院。一经查实,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