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满ICU|有一种爱,叫不离不弃

2018-12-29 来源: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爱,不求繁华三千,只求一心一意,不求轰轰烈烈,只求不离不弃。

  下午3:30,重症患者的家属探视时间到了。和往常一样,年届六旬的陈建平拉着塞得鼓鼓囊囊的行李车,步入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9楼ICU重症监护室。时不时的,会有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跟他亲切地打招呼。

  这个地道的上海男人,是来探望因急性脑出血而瘫痪的妻子钱阿姨的,近三年来,风雨无阻,几乎从不缺席。



▲近三年来,陈建平几乎每天拉着小车来医院探望妻子

他的前半生 风生水起

  陈建平,这是一个普通而又有点特殊的名字。“我是五十年代出生的,当时大人最喜欢给孩子取‘建国’、‘解放’、‘援朝’这样的名字。”老陈告诉笔者,父母给他取名“建平”,意喻着“荡平敌寇”、“平平安安”。

  事实上,陈建平的前半生可谓顺风顺水。19岁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5年的军旅生涯,复员后分配进了效益不错的国有企业。在亲戚朋友介绍下,他认识了现在的妻子钱阿姨,两人情投意合,不久后便有了爱的结晶。

  此时,老陈开启了人生中新的篇章。比大多数上海普通家庭幸运的是,他们位于市中心黄金地段的老宅拆迁了。同时,在改革开放大潮下,夫妻俩敏锐地抓住了机遇,齐心协力踏足商界,积累下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聪明的女儿也非常争气,在80后所经历的“千军万马独木桥”般的高考竞争中,高分被上海外国语大学录取。如今,她已远赴美利坚,成家立业,还为父母添了一双可爱的外孙。

噩梦突袭 天伦之乐戛然而止

  “财务自由,四代同堂”,生性豁达的陈建平感恩着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尤其是他的妻子钱阿姨。

  在丈夫看来,钱阿姨是一个有头脑、有本事的妻子,会计专业出身,对夫妻俩日后的生意成功起到了关键作用。“她能干,但非常强势,家里的事情基本要听她的。”老陈笑着说道,几十年的夫妻,斗气拌嘴难免,但床头吵架床尾和,无伤大雅。

  天有不测风云,这样温馨平凡的小日子,到2016年2月5日下午3点戛然而止。时至今日,陈建平依然清楚记得那个时间发生了什么——当时,已退休在家的他正在厨房煲银耳羹,一直在卧室休息的钱阿姨突然大喊起来:“我头痛,头痛死了!”老陈马上奔出厨房,刚将妻子搀扶到床上,她就不省人事了。

  陈建平立马将昏迷中的妻子就近送医,CT拍片显示钱阿姨为急性脑出血,需立即进行手术。由于没有手术条件,老陈通过120急救平台,将妻子转入了一家三甲医院。

  入院后,DSA检查确认钱阿姨右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急诊在全麻下为钱阿姨进行了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和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后,由于伤口感染等原因,出现了脑脓肿等并发症。在医院全力救治下,钱阿姨虽然保住了性命,却陷入了昏迷状态,成了“植物人”。

  随后,钱阿姨被转入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9楼ICU重症监护室,接受对症康复治疗。

他给她吃较好的 旧帽子却戴了三年

  仿佛命运开了个大玩笑!站在气管切开,浑身插满软管的妻子身边,无论陈建平怎么呼唤,钱阿姨都没有应答。然而,令人几近绝望的现实终究是要面对的,从那一刻起,作为党员、作为退伍军人,更作为丈夫,老陈脑海中只有一个信念——我要救她,会好起来的!

▲行李车内,塞满了老陈为妻子准备的食物

  凌晨4点,不需要闹钟提醒,陈建平已起床,将当日要带去医院的食材装进行李车。蓝十字脑科医院位于闵行七宝,而老陈住在宝山,往来需要穿越市区,路途遥远。为此,他每天5点40分赶地铁1号线首班列车,在徐家汇通过漫长的换乘通道坐上9号线,到医院时要接近7点。

  “老婆,该吃饭了。”老陈用粉碎机打好的流食,由护士给钱阿姨“喂”食。这样辗转多家医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已经坚持了快3个年头了。

▲钱阿姨几乎每天能“吃”到丈夫准备的爱心餐

  钱阿姨的食谱,是老陈精心准备,亲手制作的。这些年来,每周会有两顿海参、一顿鸽子作为标配打底,还会根据季节特点加入黄鳝、牛肉等食材。这样的食材搭配,可谓豪华。

  陈建平坦言,早些年积攒了些家底,但钱阿姨昏迷以来,每年的住院花销都要几十万,虽然有医保,但在家庭经济上仍然造成了比较大的压力。

  与老陈相处交流的这段时间,笔者注意到一个细节。他每次来医院穿着都很朴素,却始终戴着一顶深蓝色、已起了毛边的旧棒球帽。“这是我们2015年去美国探亲时,商店搞活动营业员送给我的,不曾想回国没多久,就出事了……”帽子旧了,却依然承载着陈建平美好的回忆。

▲帽子虽然旧了,老陈却舍不得换

他的后半生 相信会有奇迹

  女儿远在美国,无暇照顾母亲;家里长辈和兄弟姐妹也年事已高,体弱多病——陈建平一肩挑起了照顾妻子的重担。

  除了在饮食方面的照顾,老陈还坚持为瘫痪的钱阿姨做按摩抚触。“蓝十字医院的康复治疗很专业,我就在一旁偷偷学着,平时没事就帮她按摩按摩。”老陈告诉笔者。

▲老陈希望通过按摩帮助妻子尽快苏醒

  在蓝十字脑科医院9楼ICU,笔者见到了钱阿姨。患者已不是刚送来医院时双目紧闭,四肢不能动弹的深度昏迷状态了。睁着眼睛的她,虽然仍没有明显的意识,但肢体和头部已可以运动。

  当笔者跟老陈交谈时,钱阿姨的面部表情还时不时会变化。“这两年多来的住院治疗,我觉得她已经能感受到我们了,有时候,她会面朝着我咧开嘴笑。”正是这样的“小变化”、“小惊喜”,让陈建平愈发坚信,妻子会有完全苏醒的一天。

  三年如一日的悉心照料陪伴,同样也感动了医患和家属。在医院走道、电梯,每次都有人热情地跟老陈打招呼。看到他拖着沉重的行李车行动不便时,还会有热心人帮他“搭把手”。

▲蓝十字医护人员始终悉心照料着钱阿姨

  9楼ICU重症监护室李鲁萍主任领衔的医护团队,一直以来也尽心尽力为钱阿姨进行着系统的促醒治疗和康复。李主任表示,医学界常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来评估患者昏迷程度和意识情况。该评分法最高分为15分,表示意识清楚;12-14分为轻度意识障碍;9-11分为中度意识障碍;8分以下为昏迷;分数越低则意识障碍越重。钱阿姨入院时评估值为6分,目前则已达到11分。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表

  在危重患者抢救、昏迷促醒方面有着丰富临床经验的李主任表示,昏迷患者的意识恢复程度,主要取决于其病情和治疗手段,但护理关怀也是不可或缺的。事实上,在很多深度昏迷患者成功苏醒的“奇迹”中,基本都有至亲不离不弃精心照护的因素。

  晚上6点,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陈建平俯下身,亲吻着钱阿姨的额头,轻轻地跟妻子道了别,拖着沉甸甸的行李车走出医院大门。行李车里,是他在医院附近菜场采购的食材。挤一个多小时晚高峰地铁回到家,老陈开始清洗切配第二天要喂钱阿姨吃的食物,直到全部准备妥当,他才能安心入睡……这就是老陈自认为平凡的每一天,也是对奇迹满怀期待的每一天。

  编后语:

  在与老陈交流时,他时不时会拿出一支外壳已经破旧损坏的指尖心跳监测仪,测量心跳值。年过六旬的他长期患有心脏病,最近天气变冷,更是引发了房颤。

▲这个破旧的心跳检测仪,是老陈的护身符

  “当时我应该注意”、“当时我太大意了”……谈及钱阿姨的脑出血,老陈组织语言时,重复几次用了这样的开头。可以说,内心的苦涩和悔恨,被他坚强乐观的外表深深掩埋着。

  患难夫妻见真情,婚姻是对后半生的承诺。从始至终,这位上海男人没提过一个“爱”字,但他正是依靠着爱与承诺,对昏迷的妻子不离不弃,实实在在支撑着整个家。

  在此,衷心祝愿钱阿姨能够早日康复,早日和家人一起幸福生活!

上一篇:召开客户服务专题会议 全力打造高质量优质医疗服务

下一篇:“激扬青春 超越自我”蓝十字第二届才艺展再获好评